大皖新闻讯 山乡沃野,风光如画。而串联这片如画风景的,正是棋布在池州贵池青山绿水、田垄阡陌里的一座座和美乡村。今年以来,池州市贵池区聚焦农民实际需求,坚持“为农民而建”导向,加快建设2024年度32个和美乡村省级中心村。在这一过程中,村民始终当主演、唱主角,不仅在规划层面献计献策,建设过程中同样也毫不吝啬地出地出力,“自己家园自己建、自己管、自己享”的主人翁意识正在贵池乡村蓬勃生长,一幅幅和美乡村新画卷,正在贵池大地上由广大农民齐心执笔,徐徐绘就。
村民化身“设计师” 齐心绘出建设图
和美乡村省级中心村的蓝图如何设计?在贵池,从规划伊始,“群众参与”便是贯穿其中的核心理念。而在这一点上,贵池区牛头山镇前江村新建中心的村民们都颇有感触。
“池塘清淤后想更方便清洗衣服”“路灯能不能多建几个”“围墙要不要统一设计”“在哪里能建设一个便于娃们玩耍、老人散步的活动广场”……早在中心村规划建设之初,村两委便将话筒递到村民手中,不仅在村内各处发出公告,还通过村民议事会、板凳会、上门走访等形式,收集村民意见,一条条带着泥土气息的建议被仔细记录。在这一过程中,村民化身“设计师”,纷纷献计献策,家家户户满是参与感。
“最终敲定的方案,不仅着眼于村庄整体的绿化、亮化、美化,各处细节也均考虑到了村民的日常需求。”据前江村党委书记代勇旺介绍,今年新建中心村正在对污水管网进行全面改造,同时将建设一处配套健身设施的活动广场,水塘治理则采纳了“清淤+生态护岸+便民台阶”的综合设计,岸边将增设青石板洗衣台,水体净化系统同步运作,不仅便于村民日常使用,也确保“水清岸绿”成为常态。
现如今,纸上的设计图已经变成了眼前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,而这样的建设场景正在全区今年新建设的32个和美乡村省级中心村同步呈现,预计再有两个多月的时间,村民们的构想将落地结果,届时,各村的村居环境将更加舒适宜人。
家家户户同出力 处处可观“六尺巷”
规划落地,除了问需于民,在设计上做到科学合理,考验的更是共建合力。而贵池区梅街镇铺庄村储村杨冲中心村如今的蜕变,正是当地村民发扬新时代“六尺巷”精神,齐心建设和美家园的生动体现。
曾经,储村杨冲中心村的入村道路十分狭窄,且呈将近90度的急转弯,不仅汽车完全无法通行,村民日常散步同样不便。了解到这一情况后,附近村民王志华主动让出了自家院子的部分空间,原本宽仅1.2米的羊肠小道即将成为视野开阔、行车顺畅的45度缓弯大道。而像这样青砖灰瓦间的主动退让,在建设过程中处处可见——当地17户村民自发拆除了庭院围墙,7户主动退让了部分脚屋空间,还有1户村民捐出了自家闲置的房屋,用于村里建设公共书屋。
铺庄村党总支副书记查道花内心十分感动:“在尊重村民意愿的基础上,我们将用活、用好、用对村内的每一寸土地,确保施工建设的每一处细节真正落地,建成舒适宜居的和美乡村。”
同心协力,劲使一处,储村杨冲中心村的建设在村民们淳朴的支持下进展十分顺利,而这样的动人画面也在我区多地不断上演——为拓宽影响视线的狭窄进村主干道,涓桥镇凉亭村联盟中心村51户村民自发筹资2.5万元,主动拆除了两处附属房屋并平整路基;梅街镇和平村夏湾丁冲中心村的建设中,村民们热情高涨、主动作为,纷纷无偿腾出自家闲置的附属用房与圈舍,将原本废弃的脚屋、闲置的猪圈改造为便民停车场,为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出力添彩……无论是道路铺设、房屋修缮还是环境整治,各村的建设中,都能看到村民们忙碌的身影,齐心合力间,乡“风”农“味”充分彰显。
为民而建为民谋 因地制宜利长远
和美乡村为农民而建,其出发点、立足点都在于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而乡村建设建在当下,利在长远,为确保乡村之美历久弥新、生机勃勃,村民长久受益,更需明了三分在建、七分在管,绝非一朝一夕之功。
为避免“重建轻管”,贵池区着力构建长效机制,一方面加大管护资金投入,完善基础设施和村庄环境整治的长效管护机制,保障已建成的公共设施健康运行。另一方面,通过创新机制激发内生动力,今年,在梅村镇杨棚村大屋中心村的建设中,施工方承诺优先雇佣村内村民,并预留中心村维护的公益岗位,由村集体统筹安排生活较为困难的家庭负责保洁、绿化,实现“增收”与“增美”双赢。
为进一步提高村民参与热情,该区还建立健全“积分兑换+示范户评选”激励机制,对主动参与村庄建设的群众给予奖励和表彰;创新发挥道德超市、积分制的作用,将积分制细则与和美乡村建设相结合,引导群众参与和美乡村公共区域建设及自家房前屋后庭院环境整治,根据群众实际的参与情况给予相应的积分,可在道德超市兑换礼品;同时,将“美丽庭院”示范户评选与群众参与和美乡村建设工作相结合,提高群众参与和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。
而中心村的建设,也绝非千村一面。在建设过程中,贵池区充分立足各村资源禀赋与区位优势,因地制宜科学谋划,突出为民而建导向,探索各美其美的发展路径。贵池区墩上街道河口村小塝中心村距离九华山风景区仅有15公里,邻近池黄高铁、318国道,区位优势十分突出,不少村民提议是否能全面改善村容村貌,为发展文旅产业打好基础,该村在建设过程中充分吸纳了村民意见,在村庄建设上更加注重与文旅产业衔接,同时鼓励村民利用闲置农房发展民宿、农家乐,推出“生态小菜园认养”等新业态,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能。涓桥镇涓桥村华山中心村则深挖乡土文化,将犁铧等农具嵌入景观墙,用心讲好当地“百年古桥”历史故事,让农耕文化、历史底蕴与道德风尚在乡村肌理中交融生辉,留住了乡愁,更吸引了关注。而在即将到来的暑期,棠溪镇曹村村准备邀请返乡大学生在中心村进行创意墙绘,用艺术为乡村增添亮色,激发活力……共建共享、同心同力成为贵池区和美乡村的生动写照,也充分印证了和美乡村建设,根基在农民,力量在农民,成果最终也会惠及农民。
“今年,我们将加快2024年度32个和美乡村省级中心村的建设进度,力争各村主体工程在8月底之前全面完工。”贵池区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,未来,池州市贵池区将以和美乡村省级中心村建设为契机,进一步提升群众参与深度、广度,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、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,提升人居环境舒适度、基础设施完备度、公共服务便利度,加快建设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,让农民真正成为家园蜕变的“主力军”、发展成果的“受益人”,不断绘就点上有风韵、线上有风光、面上有风景的和美乡村新图景。(范欣 王金成)
配资炒股交易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