革命战争时期,沙飞在摄影界的大名如雷贯耳,曾担任晋察冀军区新闻摄影科科长,拍摄了无数珍贵的画面,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摄影家,他是革命摄影的奠基人。
1948年末 ,沙飞因病住进了石家庄白求恩和平医院,当时医院有许多留用的日本医护人员,他曾在战场上目睹日寇的惨无人道,患上了“迫害妄想型精神分裂症”,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治疗。
1949年12月,沙飞病情复发,枪杀了为他治疗的日籍医生津泽胜,此事引起不小的影响,最终华北军区政治部军法处判沙飞枪毙。据聂荣臻的女儿聂力说,父亲晚年回忆此事后悔不已,当时不知道沙飞患有精神病。
沙飞是一位传奇的摄影师,与聂荣臻元帅的交情不浅,沙飞的成就也离不开聂荣臻在背后的支持与鼓励。沙飞早年就读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,对摄影情有独钟,从爱好发展成为专业。
1936年10月,沙飞拍摄了鲁迅与青年木刻家们谈话的照片,没想到仅仅过了11天,鲁迅就因病逝世了,他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了鲁迅下葬的过程,由此一举成名,当时舆论称:“鲁迅先生走了,摄影家沙飞诞生了。”
展开剩余76%沙飞不仅摄影专业水平精湛,更有一颗爱国之心,全面抗战爆发后背着相机奔赴华北前线。当时,平型关战役刚刚结束,沙飞赴前线做一线采访,受到林彪和聂荣臻等八路军干部的热情接待。
八路军官兵浴血奋战的一幕,深深感染了沙飞,拍摄并发表了许多照片,聂荣臻对他赞不绝口。沙飞希望参加八路军,聂荣臻非常欢迎,特批他成为八路军随军摄影记者,从此长期与一线战士在一起,记录战场的真实一幕。
沙飞虽不是指挥部队作战的将军,但他的作用不容小觑,用手中的相机为武器,拍摄出许多有意义鼓舞人心的照片,给后世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。
考虑沙飞是部队少有的特殊人才,不远千里来到华北前线,聂荣臻对他照顾有加,比如在伙食津贴上的优待,配备更为专业先进的相机,给予他团级待遇,有重要活动都会通知参加。
对聂荣臻首长给的特殊优待,沙飞非常感激,用自己的专业技能,拍摄了许多经典有意义的照片,在宣传中起到很好的效果。
为更好地发挥新闻摄影的作用,沙飞提出了不少想法,聂荣臻都给予极大支持,例如创办《晋察冀画报》,聂荣臻是要人给人,要物给物,还把自己作战指挥用的望远镜也贡献了出来。
沙飞也不辜负聂荣臻的支持,《晋察冀画报》办得有声有色,该报社定为正师级,沙飞担任主任。为达到更好的宣传作用,该画报从一开始就采用中、英双语,不仅面向国内,更面向全世界,让国际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日反法西斯的伟大精神和力量。
自参军以来,沙飞不惧危险,经常深入一线,近距离拍摄八路军与日寇作战。期间,沙飞多次亲眼目睹了日寇的残忍暴行,久而久之精神上受到强烈刺激,患上“迫害妄想型精神分裂”,尤其厌恶日本人,时不时说一些胡话。
1948年5月,沙飞因病住进石家庄白求恩和平医院,医院有一批日籍医护人员,他们不是侵略者,与广大中国人民一样站在反法西斯的立场上。
沙飞住院以来,在医护人员眼中他是一位诡谲、怪诞的病员,1949年12月25日,他面无表情的躺在沙发上,要求转院治疗,让人叫津泽胜医生。
津泽胜一进病房,还没来得及说话,沙飞飞速掏出一把手枪,随着两声枪响,一发擦肩而过,一发击中津泽胜的前额,他当场死亡。
津泽胜医生被无辜枪杀,在内部引起不小的骚动,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。聂荣臻得知此事非常震惊,他与沙飞有着多年感情,当即存疑道:“沙飞精神是否正常?”
由于沙飞患的精神疾病的间歇性的,以当时的医学条件是很难准确诊断,相关部门给出的调查结果是沙飞在医院检查精神健全。
拿到结果的聂荣臻也无力回天,为平息该事件,只能作出痛苦的决定:“挥泪斩马谡,厚葬沙飞,他贡献大。”
沙飞平时喜欢吃鱼,临刑前,聂荣臻特意吩咐要优待,给他搞点鱼吃。沙飞被枪毙后,家属得到了组织的照顾,给予正师级的抚恤。
八十年代平反冤假错案时,在老战友的呼吁下,沙飞一案重新审查,经过调查当年的卷宗,以及权威精神病研究机构的反复论证,对沙飞的病案作出了“迫害妄想型精神分裂症”的诊断结论。
聂荣臻元帅一直关注着沙飞的案子,与一众领导干部谈论时,要求尽快查清楚,摆在台面上,纠正当年的错案。1986年沙飞获得平反,恢复了党籍和军籍,历史的烟尘终被拂去,36年后他得以安息。
参考资料《聂荣臻与摄影家沙飞》等
发布于:浙江省配资炒股交易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